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00 题号:13324441
自古以来,每个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从雍正年间开始,清政府就设有驻藏大臣。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

——江泽民《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材料三美国独立后,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大批移民从东部迁往西部,这一现象被称为“西进运动”。……随着西进运动的推进,美国西部出现了“小麦王国”“棉花王国”,新兴工厂和城市也拔地而起。但是,在西进运动中,大批印第安人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远的地区。印第安人的被迫迁徙之路,被称为“血泪之路”。

——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边疆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制定了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你对这项制度有何认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哪一部法律促进了西部的开发?请说出这部法律出台的背景。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请指出中国西部大开发和美国“西进运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
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元朝疆域图

图B清朝疆域图

材料二: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职能涉及行政管理)宜得人两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三:诏行中书省唆都.浦寿庚等曰:“诸藩国列居东南岛寨者,皆有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元史·世祖记》


(1)依据材料一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加强对澎湖岛和琉球等地区的管辅,首次在这里设置了        (机构),清朝雍正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        ,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材料中两幅地图说明了我国古代的一个共同特点,即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材料二中宋朝“广南市舶”的主要职责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因素。
②材料三中元朝统治者对海外贸易持怎样的态度?除此之外,元朝海外贸易兴盛还有哪些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我国大力深化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
2019-06-17更新 | 8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不同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积极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图1

图2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引自《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四:


图3元朝疆域

图4清朝疆域

——引自《英国大百科全书》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材料三中的“考试制度”具体指什么制度?该制度创立于何时?
(4)如图3所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世祖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有什么影响?
(5)如图4所示,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政府在A、B两地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6)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2022-05-14更新 | 11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的任免、考核、奖惩悉操于中央政府和皇帝之手。当西汉出现了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府的端倪时,贾谊向文帝建言:“欲使天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摘编自班固《汉书》

材料二   唐末以来五十多年间,更换了五个朝代、八姓十三君。时人眼中,赵匡胤可能是五代后的第六代皇帝。“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终宋无强臣之患”。今人眼中,赵匡胤是三百多年赵宋皇朝的立国者。

——摘编自邓广铭《宋史十讲》

材料三   元统治者为了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设置地方区域,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清朝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对藏族地区的统治。

——摘编自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贾谊的建言在汉武帝的哪一政策中得以体现?有什么历史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赵匡胤能成为“三百多年皇朝立国者”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哪一项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统治者实行了哪些措施,从而达到加强对西藏统治的目的?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的趋势。并分析这种趋势的历史影响。
2020-11-04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