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 题号:137262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统一后,官员王绾等建议说:“如今六国刚亡,燕、齐、荆(楚)处于僻远之地,如不分封建国,谁去管理?臣等请陛下分封诸位皇子为王。”

李斯说:“只能建立郡县,而绝对不能封王。至于皇子和众位功臣,国家从赋税中拿出钱财重重给予赏赐就可以了。”

周青臣说:“把诸侯国变成郡县,人人都可安居乐业,避免战争祸患,皇帝的江山可以传之万世。”

淳于越说:“殷、周王国绵延千余年,是因为将王室的子弟和功臣分封为诸侯国作为依靠,若废分封,置郡县,一旦发生大臣篡权之事,将无以自救。”

最终,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意见。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下令烧毁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百姓只可以保留秦国的史书和医药、占卜、种树之类的书籍;如有人再谈论儒家诗书,就判处死刑。此后,还有一些儒生和方士批评他的治国政策,被他活埋。

材料二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


(1)下列结论都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材料一,如果该结论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正确”,如果是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错误”。
①秦朝统一后,国家应该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人们持不同意见。(     )
②秦始皇最终决定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
③秦朝建立后,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④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
⑤秦始皇穷奢极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他建造宫殿和陵墓。(     )
(2)材料二中“胡”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个少数民族?诗人胡曾对修筑“万里城”持肯定还是否定态度?结合所学知识,你对修筑“万里城”是怎样评价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       材料一:……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1)材料一“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谁的建议?实施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秦皇、汉武为巩固统治在经济方面各自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4)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个问题?这一措施是谁建议的?
2017-11-08更新 | 8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天下大一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一次不朝见,就降他的爵位,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讨伐。

材料三:初并天下,令丞相、都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曾起着怎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西周的诸侯有哪些义务?
(3)材料三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是谁?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该制度在官员选拔任免上有什么特点?
(4)根据材料四请指出西周地方分权体制的弊端?
(5)相比较而言材料三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有什么优点?
2020-01-16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明清是我国专制制度发展的顶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元璋以胡惟庸一案废除丞相后,自秦以来辅佐天子处理国政的相位,至是废去,皇权得到极大的强化,遂成绝对君主独裁的局面。同时,由于并未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辅政系统,丞相制度被废后,虽有内阁的设立,但内阁首辅并没有发挥到宰相的作用,权力便很自然地被那些皇帝身边的宦官所掌握。


(1)丞相这官职是在什么时候正式设立的?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废除丞相的影响。

材料二:(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清朝前期耕地面积

时间面积(万顷)
顺治十八年549
康熙十七年600
雍正二年684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现象的原因?

材料四:明朝中期日本的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地区,在清朝中期一些西方殖民者也开始向东方扩张,明朝和清朝统治者敏锐地看到了这种趋势,所以实行消极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他们来华扩张。


(4)依据材料四,概括明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这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何种重要影响?在清朝,只开放哪个城市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2019-09-29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