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列宁与十月革命 > 俄国十月革命 >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14067858
人类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灿若繁星,熠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明君主]

材料一查士丁尼一世在总结罗马法律法制方面的贡献毋庸置疑。《查士丁尼法典》的横空出世,是罗马法多年积累后“法典化”成果的最集中体现。



查士丁尼一世

——摘编自《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哪个帝国的成就?

材料二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摘编自统编版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三1837年,达尔文将他一些正在萌芽的进化论思想记录在他的第一部笔记本中。此后,在经年累月中发展了这一理论,并以著作的形式发表。尽管他最早的兴奋和激动已经不再,但这种思考改变了科学家们看待自然世界的方式。

——摘编自《文件中的历史)


(2)写出材料二中“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列举--例即可)材料三中“著作"指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自然科学发展与近代社会进步的天系。
[革命导师]

材料四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

材料五1917年,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8-1923年,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出现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社会主义高潮。

——摘编自《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4)写出材料四中“马克思的学说”诞生的标志。依据材料五,分析“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时代伟人]

材料六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并提出这种做法不会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新中国70年》


(5)依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肯定的是哪项措施?
(6)纵观以上材料,我们能从杰出历史人物身上学到哪些精神?(写出两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古城特里尔。当时整个德国还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之下,而特里尔市所在的莱茵地区却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出现了较为繁荣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并由此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力量和进步思想。


(1)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出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1843年,马克思研究了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历史著作以及早期资产阶级著作家和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论著作,他还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国工人运动进行实地考察,并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各种社会主义学说进行深入研究。1844年,马克思提出消灭私有制的主张。


(2)依据材料二写出马克思的主张,并归纳他的研究方法。

材料三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义正辞严地谴责西方列强侵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残害中国人民的侵略行径,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他们还预言中华民族必将在伟大的革命变革中崛起,成为开启整个东方世界新纪元的曙光


(3)阅读材料三,举出当时正在进行的列强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材料中划线处预言是否成真?结合史实进行论证。

材料四 马克思还十分关注俄国的发展道路,同俄国的革命家和学者保持着密切的通信联系,探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发展方向。


(4)阅读材料四,结合20世纪初俄国的两场革命,对其“发展方向”加以说明。

材料五 马克思部分活动:

时间活动
1848年与恩格斯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
1864年参加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并被选入协会的领导机构
19世纪60-70年代指导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揭露资产阶级政府的凶残面目和反动本质
1871年5月撰写著作总结巴黎公社的战斗历程和革命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5)依据材料五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并分析这一理论与工人运动的关系。

材料六 填写《自白》是马克思全家喜爱的活动,它反映了他们的信念、品格和情怀。

马克思的《自白》(部分)
①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②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
③您喜爱的诗人……但丁、莎士比亚、歌德
④您喜爱的优点……纯朴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克思画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6)马克思的《自白》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条(写出序号即可),为什么?
2022-10-22更新 | 4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类社会发展的洪流滚滚奔腾,不可遏止。一排排巨浪掀起又沉下,从激起的细碎泡沫中,我们依稀可见许多民族在遭受逆境后变得更加强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劳力强大,政局混乱……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震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1)面对材料一中的两种时局,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涌现出哪两位人物解决了危机?概括阿拉伯半岛这位历史人物解决危机的途径及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783年……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独立后的13州维持着微弱的中央政府。虽然通过了统一的宪法,但是当时各州的利益互不相同,通信手段落后,联邦早晚会分裂。不过,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

——(英)威尔斯《世界简史》


(2)阻止美国分裂的因素不仅有科技,还有经济和政治因素等。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因素方面选取恰当的历史事件,并结合该事件对美国产生的影响,对威尔斯的“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这一观点加以反驳。

材料三   俄国之所以能够在对外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并且一跃而成为一个军事强国,更是和彼得一世的改革分不开的。他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推行的改革,大大增加了俄国内部力量。彼得一世的改革,大体上有三方面。第一,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第二,厉行军事改革……第三,发展工业……俄国在18世纪的过程中虽然由弱国发展为东欧强国,但是由于农奴制度的存在,国内社会经济还是非常落后的。

——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给俄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本次改革给俄国以后社会发展带来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哪次改革以法令的形式扫除了该障碍?

材料四   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由于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要求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实现平等和幸福的美好社会,所以马克思主义一诞生,立即受到欧洲工人阶级的热烈欢迎。1917年,社会主义理想在俄国变成了现实。苏联成立后,奉行着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开创了苏联式社会主义文明。

——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4)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社会主义理想在俄国变成现实的成功探索及探索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3-12-21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有海无防”,但现在我国吹响了建设现代海军的号角。 2012年5月15日17时许,中国航母平台在完成为期9天的第六次海试后,驶回辽宁省大连港泊位。纵观历史,每艘船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友谊之船】       
材料一: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遣唐使船能够出现在上海世博园的日本馆,这将是对那些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先驱们最好的纪念。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而在明朝为中外友好往来做出贡献的事件是什么?
【冲突之船】   
材料二: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激战五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欲冲撞日舰“吉野”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舰击沉,同舰官兵246人殉职。
(2)日本从被迫开国发展到打败远东最大北洋舰队,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2010年9月7日中午,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正常捕捞作业时遭到日本巡逻船2次撞击中国渔船并非法扣押了所有船员,撞船事件导致中日关系恶化,而中国在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积极向灾区提供援助。——摘自人民网
(3)日本地震后中国政府和人民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网络上也有些不理智的观点,甚至是叫好声。你认为“历史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现象?
【革命之船】
材料四:为了迎接建党90周年,2011年04月26日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特主办“红船精神一大代表故里行”活动,2005年6月21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的概念。
(4)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016-11-27更新 | 13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