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2 题号:14704566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初,诸侯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议。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鲜卑姓改为汉姓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名称。
(2)观察材料一的图示,指出在统一后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当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说明了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针对地方上“私人铸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材料三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0-21七年级上·四川乐山·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

毛主席诗《沁园春·雪》(1936.02)……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在哪一朝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

(2)材料中的“秦皇”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除称自己为皇帝外,还在中央政府主要设置了三大官职,哪个官职负责管军事?

(3)材料中的“汉武”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他采纳谁的建议创办什么学校?

(4)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一淡你的认识。

2017-12-02更新 | 46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代王朝在治国理政方面都做出了大胆的尝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秦始皇对地方管理制定的制度有何影响?

材料二   西汉时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了扭转这一局势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如图所示

(3)材料三图示反映了唐朝在政治上实行哪一制度?

材料四   宋初统治者削弱相权,以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材料四中的“宋初统治者”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来为“掌控财权”在地方设置了什么官职?

材料五   在中央,分别设立掌管全国行政事务、全国军事事务、监察事务的机构……其他地区设置10个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材料五反映的元朝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什么制度?请分别举出元朝在台湾地区和清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或官职的名称。
(6)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治国理政方针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2024-05-11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秦汉时期许多治国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所创立的制度,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度量衡制,实现了政治、经济与文化多方面的高度统一。这些制度大体上得以延续下来,为中华民族的制度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启良《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只有与民休息、尽快恢复社会经济,才是兴邦之路……汉文帝时下诏连续十二年租税减半,汉景帝时“三十而税一”。文景之时,先后“除肉刑”,减轻笞刑。经过汉初七十余年的休养,西汉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马卫东《中国古代三大治世的历史成因》

材料三   在董仲舒看来,思想混乱必然导致政治动乱,唯有儒学讲求“大一统”,宜定为一尊。汉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儒学典籍成了国家教科书,儒学终于有了官方身份,走上与政权相结合的道路,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秦汉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制度及其作用。
(2)材料二中汉初统治者认为“兴邦之路”是什么?请归纳他们为此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董仲舒建议将儒学“定为一尊”的理由。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秦汉时期的治国措施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经验?
2024-02-28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