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清的科技与文化 > 北京城和明长城 > 明长城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0 题号:14885641
明长城的主墙体建在外侧地势陡峭的地方,若外侧地势平缓或易攀登,则人为地削切山体成悬崖峭壁。明长城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墙体的稳固程度B.避免士兵暴露的危险
C.方便烽火信息的传递D.增加敌军进攻的难度
【知识点】 明长城解读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长城和大运河是书写在中华大地上的一个“人”字。以下两首评价长城和大运河的诗句,涉及的观点较为合理的是(     
长城大运河
奉使蒙恬工力拙,过秦贾传论言该。
当时北客难游牧,今日南人任往来。
                       ——【清】佚名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A.辩证的观点B.积极的观点C.消极的观点D.片面的观点
2021-07-29更新 | 238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受诗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影响。小明在暑假期向到北京长城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要考考他“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它的起止点是哪里?你知道吗?”
A.秦朝;东起辽东,西到临洮B.汉朝;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C.明朝;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D.清朝;东起雁门关,西到平型关
2020-07-25更新 | 21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明朝统治者重修长城的直接目的是
A.防御北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进攻
B.防止俄国等国家的侵略
C.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下
D.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2019-10-13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