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国民革命运动 > 北伐战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508896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它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基本原则方面是一致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

——《中国共产党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国共合作”的两大成果。

材料二:如图和材料

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它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一如往昔。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2)结合材料二示意图,写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用图中字母回答)。根据材料二文字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长征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材料三: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回答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战争第三年的后半年(一九四八年七月至十二月)发生了另一个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由长期的劣势转入了优势。……国民党的主力在长江以北被消灭的结果,大大地便利了人民解放军今后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的作战。

——《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取得了怎样的重大成果?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以史为鉴方能砥砺前行。某班同学以“珍爱和平,铭记历史”为主题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以下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主要战役,请你将他们分类,并简述以下战役的共同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下誓言发生的背景。从中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民族精神?
“……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

——摘编自《抗日誓师词》(1937年7月14日)


(3)阅读以下史料,谈谈你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的理解。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危急关头,国共两党团结合作,保卫家园。从以下关键词中任选三个,以“团结就是胜利”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七七事变   抗战胜利
2024-01-13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出生的一对双生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所有政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斗争深刻影响中国的发展进程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6年7月,蒋介石总司令领导的国民党国民革命军以统一全国为目标,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北伐陷于停顿。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 选自人民网《八七会议》

材料三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四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局面。历史应该铭记,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转折点由此开启。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和北伐战争的目标。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次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的起义名称和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革命道路。
(3)据材料三分析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重大意义分别是什么?
(5)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国共两党应如何相处?
2017-04-03更新 | 1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100多年的屈辱。其间,无数中华儿女提出不同的救国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1)列举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并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特点。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摘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上述论述在哪一报刊首先发表?

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颗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颗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将树砍断了”的含义。试举两例说明,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为清除“树墩”进行了哪些活动?
2021-02-11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