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长征开始和遵义会议 > 遵义会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5148121
10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创造人间奇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送红军,感天动地。血战湘江,悲壮征程。乌江天险,凌云飞渡。遵义会议,扭转乾坤。四渡赤水,神来之笔。百里奔袭,飞夺泸定。绵延雪山,挑战极限。荒无人烟,穿越草地。三军会师,喜笑颜开。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中国速度。

材料三   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7亿人,到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材料四   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构建起和谐的党际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崭新道路。


(1)材料一中描绘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中“遵义会议,扭转乾坤”,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认识。
(2)材料二中“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材料三中脱贫的巨大成就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哪一决策密切相关?
(3)材料四中“两弹一星”的功臣有哪些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因此他获得了什么光荣称号?
(4)材料五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除该材料提到的各项制度外,中国共产党还有哪些重要的制度创新?
(5)上述五则材料给我们以何种启示?
2021·江苏淮安·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工人运动最初主要是自发的经济斗争。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阶段。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的独立斗争是不能得到胜利的。中共三大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单纯领导工人运动转移到国民革命中来。

材料二: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毛泽东在悉心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摒弃了“城市中心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做“革命山大王”的思想、建立“军事大本营”的思想……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材料三: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

——摘自姬明华《1935年陈云莫斯科之行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人运动发生什么变化?为此中共决定与哪一党派进行合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次会议?综上探究,你能看到党在探索革命道路历程中体现出的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2024-02-02更新 | 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在毛泽东、朱德同志领导下,从此形成红军主力,使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它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粟裕《激流归大海》

材料二   长征途中某次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刘伯承《回顾长征》

材料三   《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农民。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6页

(1)材料一中“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说说该事件推动中国走上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指出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并简述它的历史意义。“向东却又向西……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指的是哪一军事行动?
(3)依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改革的影响。
2024-02-19更新 | 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精神: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二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 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通过的总方针是什么?“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 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实行什么样的土地政策?
2024-03-10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