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1536962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

——摘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材料二 如下图



(2)图中所示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山东当时被称为“腹里”,由哪个机构管辖?

材料三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1)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A、都是开国皇帝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2)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大臣的什么建议,使诸侯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为什么这个建议会被汉武帝接纳?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3)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哪个大臣的建议?这个建议是什么?
(4)汉武帝除了在政治、思想上加强统一,还在经济上把哪两个方面的经营权收归中央,改善国家财政?
(5)结合材料,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2018-12-18更新 | 8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商鞅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因为)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的具体时间?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3)为改变材料三中“天下战斗不休的局面”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统治者调整政治策略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018-10-28更新 | 2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1)材料一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的作用。

材料二   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

——据张诚《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拔擢公孙弘反映了他怎样的治国策略?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举措的重要影响。
(3)归纳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
2024-01-06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