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 题号:1540619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匡胤当皇帝后,担心宋朝会成为一个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一天,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赵普回答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李森《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北宋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此问题?

材料二: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署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受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带来的弊端。

材料三:由于大兴科举、对文官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对武将频繁调动,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苦难,各地怨声不断。农民由于没有生路,纷纷揭竿而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四   它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地方管理采取什么制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举措?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机构?
(4)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统治中的哪两对矛盾问题?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022-11-05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1)“宋祖”治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2)你认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是否与史实相符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
(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什么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2022-12-08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确立怎样的政治体制对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影响深远。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我们的先人已经有了较好的探索。

材料一   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

——《宋史文苑传序》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最近的我们,接受西方学说影响,遂若西周封建制度一无是处,而秦以下之政府,则只以'君主专制'四字目之。近代只有孙中山先生,他懂得把中国传统政治来和西方现代政治参酌配合。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政治上原有之考试、监察两制度,增入西方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斟酌中西彼我之长,来适合国情,创制立法。”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部分中国人片面评价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两个原因?概括孙中山的进步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2022-06-25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