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15631523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许多帝王将相为维护国家统治,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关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先从一件小事情上开始,那就是他不再称为国王,而改称皇帝。这是“皇”“帝”二字第一次结合为一个专有名词,从此它的地位比国王高一等,代表国家最高元首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

——柏杨《中国人史纲》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他”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他创立的哪套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二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特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法令要简约,刑网要宽疏),轻田租,什五而税一。”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时期为发展经济采取的措施。写出汉朝这一时期推行的政策叫什么? 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称作什么?

材料三   《后汉书》记载:建武六年(公元30年),十一月丁卯,诏“…没入为奴..-皆免为庶人”。十二月,诏…租三十税一,如旧制。”刘秀在夺取天下之后,以身作则提倡节俭,“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修陵也要求简朴,令“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在他的影响之下,后宫也节俭成风。他不但自己节俭, 还要求大家都节俭。比如他曾下令要求薄葬。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什么?

材料四   皇帝想要改变北方风俗,为此而特意召见文武群臣,问他们:“各位大臣希望朕远追商、周呢?还是想让朕连汉、晋都比不上呢?”咸阳王拓跋禧回答说:“群臣们都盼愿陛下能超过前王。”皇帝接着问道:“那么应当改变风俗习惯呢?还是因循守旧呢?”拔跋禧再回答:“愿意移风易俗,圣政日新。”…皇帝又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4)材料四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他施行汉化政策后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秦汉四百余年的孕育与熔铸,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秦国与六
国交战
战争结果
全胜失败互有胜负
秦孝公至秦王嬴政即位65次58次3次4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秦国与六国交战中胜多负少、成为实力最强国家的原因。

材料二     统一后的秦朝实行郡县制,首先是由秦朝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特点决定的。长期采用官僚制使贵族势力不断地削弱,庞大的官僚集团也拒绝分封制。其次,实行郡县制可以加强秦朝对六国故地及边远地区的管理,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够很好地调动一切资源,能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镇守边关,进而巩固统治。

——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找出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原因。(写出一个即可)

材料三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看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王朝为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创立了什么制度?汉武帝为实现“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汉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西北边陲加入了中国怀抱,加强了西域、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化传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原;匈奴大部分的内徙和汉化,少部分羌人的归服和内徙,对形成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自杨东晨 《论秦汉王朝向西方开拓政策的成败与得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为“使西北边陲加入了中国怀抱”而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5)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
2022-01-24更新 | 8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读史料,感知史实,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认真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在年老的时候……准备传位给伯益,但禹死后诸侯不朝(伯)益而朝启,启便即天子之位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三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主父偃)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1)材料一中“启即天子之位”说明什么政治制度代替了禅让制?材料二说明西周开始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三说明秦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四反映了汉武帝为加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巩固统治发挥了什么作用?

(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特征。

2017-12-26更新 | 1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驱动万束战车,点燃遍地烽烟……公元前230年起,先后攻灭六国,使诸侯割据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他创立了一些套中央政权机构,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模式。

材料二: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材料三: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一些王公和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建立的“地方行政模式”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制定的统一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诸侯王”后来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哪一建议消除了这一影响?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了哪一钱币?
(4)谈谈以上秦汉的统治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
2024-01-04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