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593846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九年级1班的同学以“感悟中华文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帮他们一起完成。
【观影片】

鼎中的王者,封印着商代密码与故事的国之重器,今天却无言自威,呈现着辉煌与强大。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


(1)根据材料概括商朝的文明成就。试写出“鼎中的王者”的代表。
【阅史书】

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计可以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东汉班固《汉书》老五十六《董仲舒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秦统治者建立起怎样的国家体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哪一建议进行思想上的统一?
【品散文】

真正的诗人都是大梦想家,你做过仗剑走天涯的梦……做过修仙羽化梦……从一千年前走到一千年后,我们所有人依然在诗里仰慕你那轮唐朝的月亮。

——徐海娇《故人在纸一方》

马蹄下一卷史诗,马鞍上一座拱桥。穿越莫贺延磺壁,……登世界屋脊葱岭,他(玄类)不禁开怀一笑。取道阿富汗,抵达天竺国,在庄严的佛殿里焚香祝祷。

——《烛香》

(3)材料中的“你”在诗歌上享有怎样的美誉?唐朝对外交流广泛,既有把域外文化带入唐朝,也有把唐文化传播四方,试各举一例说明。
【唱宋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


(4)根据材料写出开创豪放派词风的是哪位词人?这一时期的重大科技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集图片】

(5)图一作品被誉为什么?图二展示了我国某剧种的脸谱艺术,写出它的名称。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与秦朝的有关制度对比表

项目西周秦朝
最高统治者称呼
最高统治者权力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统治地方的方式

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措施是谁提出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政治制度的建设有何认识?
2021-03-18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会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此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

材料二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答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3)材料三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的设立和废除的朝代。

材料四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4)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清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2017-10-30更新 | 8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和统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材料三: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1)据材料一,“商君”是谁?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商君的做法和“始皇”“并天下”有何关系?
(2)据材料二,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地方废除了什么制度?创立了什么制度?为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他采取的措施有什么影响?
2021-01-16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