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 >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 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16001302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西方国家控制我们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亚非国家的命运应该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掌握。

——周恩来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三   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材料一是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的讲话?周恩来为“求团结”提出了什么方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打破“西方世界封锁”的关键性事件。列举这一时期,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还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提倡建立什么样的国际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四十周年,某次“中国外交风云”图片展,请你将选出的三幅图片解说词填写完整。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1954年,中国总理       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倡导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图二:1955年,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参加              ,提出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图三:1972年,美国总统        访问中国,中美双方签署                  , 中美两国结束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2016-11-27更新 | 99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

材料三: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并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
(3)依据材料三指出,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
2023-07-07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诸多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历程。李老师以“力量之源”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赏析诗词——寻找力量源泉】
(1)阅读诗词从中提取信息,寻找统一的“力量”。结合史实说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力量”。

李白《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王建《凉州行》中的诗句;“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郑成功《复台》中的诗句:“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任务二【观察图示—认知力量表现】
(2)根据图一,结合具体史实,分析推动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力量”。举例说明图二中“力量”对抗的表现。

任务三【聚焦现实——感受力量影响】
(3)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的“力量”都成为影响其国际地位及世界力量的重要变迁要素。请你以“实力与格局”为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凡尔赛体系   万隆会议   欧洲联合   改革开放   苏联解体
2021-06-1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