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张骞通西域
题型:辨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3 题号:16032835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西汉时,班超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2)1894年,丰岛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3)抗日战争时期,聂耳创作了《黄河大合唱》,谱写了时代最强音,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歌。
(4)“两弹元勋”邓稼先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题推荐

辨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夏朝。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地区事务。这是中央政权最早管辖今新疆地区的行政机构。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汉末年,在汉中、巴蜀地区,张角创立的五斗米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13更新 | 64次组卷
辨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从此,今西藏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错误: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
2021-09-11更新 | 17次组卷
辨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结合所学知识,哪些人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材料二:张骞拜别汉武帝出塞图(敦煌壁画)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历史事件在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胡人政权的统治者中汉化最积极、最彻底的当属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为了促进鲜卑社会的汉化,他以非常坚决的态度将都城迁到了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带洛阳。他对反对派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镇压,甚至处死了坚持民族服装打扮的皇太子。他认为如果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者,生活习惯必须与汉人一致,血统上也应该推进鲜卑人的彻底汉化。

——摘编自王珂:《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任答一点即可)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孝文帝这次改革的意义。

材料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


(4)根据材料四,指出民族交往交流对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作用。以史为鉴,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民族关系?
2022-01-19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