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宋代经济的发展 > 商业贸易的发展 >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6172024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巨大的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为沿途地区的社会交往提供了通道。盛唐时期的长安,中西文化交融。西安出上的《唐骑驼乐舞三彩俑》,骆驼昂首挺立,中间一胡人跳舞,其余四人围坐演奏胡乐。

——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策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时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钢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岳麓版七年级下

材料四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两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放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了其他港口。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盛唐时期长安社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时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说明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图
(1)材料一中葡萄、核桃、石榴等物品(物种)是通过哪一陆上交通道路传到中原地区的?这一道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材料二   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中国的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非常繁荣”的表现。

材料三   清廷深感疑虑,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管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消极影响。

材料四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摘编自《百度百科》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联系。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开放”与“封闭”的认识。
2023-07-14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宋代科技

材料一

史书记录


①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以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②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③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举世皆知的_____、_____和_____,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培根《新工具》


(1)据材料一,指出培根评价的三种发明依次是史书记录中的哪一项?

材料二

类别

成就

天文学

1199年,南宋开始使用杨忠辅制定的《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回归年,与现行公历采用数据一致,但比现行公历要早380多年

数学

北宋数学家贾宪在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上发展了“增乘开方法”,比欧洲早八百年

医学

南宋宋慈著有《洗冤集录》,集前代法医学成果之大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法医学著作,比欧洲法医学的诞生早了350年。

造船技术

宋代船舶数量众多、船型丰富,而且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水密舱技术是宋代海船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标志),设备比较完善,使我国航海事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游彪《宋史十五讲》


(2)据材料一、二,归纳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宋代的科举考试内容虽然吟诗作赋俨然主流,但对于末学的理科还是有相当的重视的……宋朝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抗击侵略的军事要求和政治支持,都给宋代的科技发展提供了不绝的动力北宋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成就没有因为北宋灭亡而中断,北宋的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纷纷追随南宋王朝,举家南迁。

——纪录片《南宋——发明的时代》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2022-10-03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三∶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机构管理贸易。高宗年以来,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宋神宗统治期间年号)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材料四∶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仍有活动,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为唐太宗赢得了怎样的称号?两千多年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2)材料二说明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你列举出唐朝时中外交流的史实(至少二例)
(3)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哪一朝代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由哪一机构直接管理?
2021-08-17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