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165100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他认为,只是依靠君主和臣下的才干来治国,国家的强盛只是暂时的,这些优秀的人才一旦去世,昔日的富强必将走向衰落;只有依靠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走入上述覆辙。于是他提倡“法治”,反对空谈仁义,想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的才干也得到了当时最有才能的统治者的赏识。

材料三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除了外来的佛学,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百家之学的深远影响。


(1)据材料一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与“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相关的教育举措是什么?
(2)据材料二,“他”是谁?根据材料概括“他”的思想主张。
(3)材料三反映出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局面”有何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回答,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汉字的演变有何特点?

材料二   易中天说:“……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2)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是指什么?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材料三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3)改进造纸工艺的是谁?造纸术的发明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021-04-01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道德经》

材料二: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他提出“以德治国”“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主张。

材料三: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有两位代表人物,其中一位提出统治者应施行“仁政”,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行为。

材料四: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他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史纲要》(上册)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老子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中所说的“他”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将什么思想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3)材料三中的“两位代表人物”分别是指谁?“仁政”是谁的主张?
(4)材料四反映了战国时期文化领域哪一局面。依据材料四,指出该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2022-11-04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圣人”“哲人”“贤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后人,如下表:

派别观点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要抚民,要“无为而治”
“天下兼相爱别治,交相恶则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材料一中的“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是指哪一事件?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表格填空。
2021-12-18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