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伟大的历史转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9 题号:16589036
回眸中外改革,感悟社会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的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材料二: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109331.7

13432.4

材料三: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1)指出材料一中的会议名称。该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1)材料中提到的改革开放是哪位领导人提出来的?以他为核心的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哪次大会上?中国梦是哪位领导人提出来的?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如何实现中国梦?
(3)为了实现中国梦,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2023-08-21更新 | 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解析]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图说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下图中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其中上图反映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1-10-29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见证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二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面临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材料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谈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2018-04-15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