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 商汤灭夏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6778823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部分)

夏→①→西周→东周(春秋、战国)→②→西汉→东汉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2)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名称。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3)据材料三,请你列举秦汉为加强思想和文化控制上采取的措施。
(4)“秦皇汉武”是中国古代历史是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他们在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均作出一系列贡献。
①请列举“秦皇汉武”为巩固统一、加强统治,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各一项。
②请你列举“秦皇汉武”在对待匈奴威胁上采取的措施各一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到哪些义务?
(3)材料二中高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他以什么作为依据进行分封?
(4)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5)西周进行了政治制度创新,导致了西周的强大,但最终仍与夏商一样,走向灭亡,这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掩卷沉思,你最想对亡国之君说什么?
2023-09-30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识读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学校七年级同学搜集了以下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并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探究一【梳理线索】


                                     图一                                                                                                                                                                  图二       丝绸之路示意图
(1)图一中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人物是谁?他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抓住,扣留了10余年,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精神对我们有何启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二【分析规律】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2)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指出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事件是什么?根据上述文字材料,谈谈为什么说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

探究三【解析文物】




图三   戴枷奴隶陶俑
1937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陶俑。从其造型推断,这一时期奴隶处境悲惨)

   图四   龙门石窟飞天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3)根据图三戴枷奴隶陶俑的出土地判断,这件陶俑最有可能制作于哪一朝代?观察图四回答,北魏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写出北魏时期促进图四现象的改革名称。
2024-01-23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材料二_____建夏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    2    。夏桀本是亡国君,    3    灭夏建商朝。    4    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分封制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1)“轩辕”指的是谁?“轩辕”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后人是怎样尊 称他的?
(2)请在上面材料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根据歌谣各举“得天下”“失天下”的国君。
2021-08-28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