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宋代经济的发展 > 商业贸易的发展 >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16854471
海洋,连接着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通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皇帝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971年赵匡胤在广州设市舶司,这是宋朝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此后,宋朝又在杭州、明州(现宁波)、泉州、密州(现山东诸城)等地设置市舶司。同时赵匡胤大力推行偃武修文政策,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他还非常关心造船事务,亲自到造船的地方观看……正因如此,宋代虽然始终危机四伏,却书写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灿烂的一页篇章。

——吕文利《丝路记忆》

材料二   1405年第一次开往南洋,传达了和平友好的理念,建立外交关系……

1407年再次出使西洋,每到一处,颁布明朝皇帝诏书……

1411年大明京城“万使云集”

1413年东非的麻林国遣使来明朝贡献“麒麟”——长颈鹿

……

1430年,开启了他第七次远航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四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论坛开幕式的演讲(2017514日)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反映了中国人走向海洋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并指出这一政策的危害。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一带一路”倡导的精神在中国古代有什么体现。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   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国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三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传到了欧美。
材料三   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四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1)材料一中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啊个历史事件有关?
(2)宋代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请你结合有关史实说明其繁荣状况。
(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促成这种特点的因素。
(4)本世纪初,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最重大举措是什么?
2016-11-27更新 | 11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B 宋代海外贸易图                                                  图C 一个庄园的图解

材料二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除蒙古人的元朝这段短暂的时期外,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1)图A中的①处是丝绸之路的起点_______;图B中的②处是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________;同一时代的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从图C可以看出,庄园是一个独立的________的经济和政治单位;与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朝实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2023-10-25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经济是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时常提醒百官劝课农桑。他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降低。汉初米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仅值数十钱至十余钱。

——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

材料二   下图为《唐代墓葬出土的波斯、阿拉伯、东罗马金银币图》


材料三   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效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两宋·在繁华中沉默》


(1)材料一反映的西汉的盛世局面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方面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直观地反映了唐代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重视海外贸易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宋代设立“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的机关是什么?综上所述,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2022-03-22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