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开国大典 >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5 题号:16900581
1949﹣2019年,新中国走过了光辉的70年。以下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请以《时代的“强音”》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毛泽东:“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些站起来了。”

彭德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网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逐了。”

某资本家:“(公私合营)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邓小平;“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发展才是硬道理。”习近平:“协调推进全面述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图、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连设迈上新台阶!”


要求:
(1)文中需包含材料中提及的任意四个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各自的影响,并谈一谈这些“强音”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2)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不少于150字。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李老师以“道路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解读历史文献-见证救亡之路】
(1)近代以来,面对列强入侵,中华民族进行了抗争道路的艰辛探索。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简述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于是开始学制度,学制度又有问题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一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摘编自袁腾飞《袁腾飞讲历史》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党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


任务二【呈现历史图片-见证兴国之路】
(2)重大史实影响历史发展进程。分别概括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图一开国大典阅兵式上受阅炮兵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图二 三大改造
任务三【阐述历史事件-彰显强国之路】
(3)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国家实力逐步提高;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请你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三例,以“强国历程”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辽宁舰航母中国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04-09更新 | 6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订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上述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材料:“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张澜(解放初任民盟主席)


(2)简述1949~1956年,中国怎样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至少回答2点)?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着世界的挑战。请问,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里?
2017-05-03更新 | 7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所说:“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从1980年起,先后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了道路、提供了经验。


(1)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来的?

材料二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2)“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


(3)材料三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从这一“伟大飞跃”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2020-09-12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