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84 题号:17411844
《世界遗产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而设立的。到2019年7月6日,我国世界遗产已增至55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712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北京人遗址中,通过考古,科学家又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其中埋藏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材料二   2006713日,安阳殷墟因“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材料三   孔庙、孔林和孔府不仅是东方建筑技能的优秀代表,也有深厚的历史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内容,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能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并说明通过材料中的考古发现,我们能解读到什么有效历史信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处遗存曾是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都城,并列举两项反映当时高度发达文明的成就。
(3)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两点“儒家思想的内容”,并说明其有何历史影响。
【知识点】 孔子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1】人,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为此,张老师以“杰出人物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图片展示―炎黄二帝定华夏】
(1)下列图片中人物与“华夏族”“人文初祖”有何关系?
湖南炎帝陵
任务二【名人名言―先哲思想永流传】
(2)据下列名言,概述孔子、墨子的思想主张。

①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大意: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而其他众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 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

②“兼相爱,交相利。”(大意: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非攻。(大意;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墨子


任务三【表格比较―始皇武帝大一统】
(3)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项目秦始皇汉武帝


政治中央设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推行刺史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重视兴修水利
军事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南征百越
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共同点
任务四【材料陈述―商鞅元宏力改革】
(4)依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毅力勇气破旧立新”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

①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一开始就遭到贵族强烈抵制。在变法进行过程中,贵族继续抵制破坏新法,还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气焰。

②迁都建议在北魏朝廷引起巨大震动,遭到许多鲜卑贵族大臣的反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为元宏)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还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均摘编自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

2021-01-21更新 | 190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摘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三

序号

人物

主要事迹

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商鞅

秦孝公任用他主持变法,通过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李冰

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张仲景

东汉名医,撰写《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原则。

马钧

制作的翻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常用的水利灌溉器械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羲之

代表作《兰亭集序》,他将中国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核心和开创的学派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丝绸之路是汉文帝在位时期开通的。
B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开通丝绸之路的初衷;并结合所学指出开通丝绸之路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4)请根据表格中的内容任意选择两位或以上的人物,拟定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条理清楚)。
2024-04-04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温故而知新”“当仁不让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升学,班上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材料三
现代史学家郭沫若说:“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书籍被烧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他创立了什么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
(3)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含了战国时期哪三家思想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4)材料三中“蓬蓬勃勃的那种精神”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什么局面?
2017-07-20更新 | 1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