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人类文明的开端 > 古代亚非文明 > 古巴比伦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3 题号:17514299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古代史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事件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法典》颁行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改革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法典》形成
公元7世纪日本推行“大化改新”
公元813世纪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巴比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拜占庭帝国颁布《罗马民法大全》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1-12更新 | 45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影响文明发展和文化创造的多种因素中,有许多学者将地理与环境的作用排在了首位,比较著名的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孟德斯鸠、汤因比等人……这种片面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科学技术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地理与环境、气候在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越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这种作用就越大。

——叶锋、唐彩霞编著《中西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一认为“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文明的类型”,材料二认为“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请从这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并运用古代史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2023-06-19更新 | 429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出现在水土丰沛的大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黑色淤泥,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有学者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国家,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高度文明。同样,南亚也是人类最初的文明中心,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它的典型代表是哈拉帕文明,这个地区后来雅利安人建立了种姓制度;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的释迦族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2020-11-03更新 | 3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