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17822628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换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

材料一:



【巧夺天工的古代工程】
(1)仔细观察材料一示意图,说出这项水利工程的名称?这项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谁主持修筑的?
【古代思想文化的高峰】

材料二:当时,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通过图片中所示的文物我们可以了解一时期的历史


(2)材料二中所叙述的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3)材料二中各学派的主张观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至今给我们社会及人生以启迪,请把下列思想家前的字母代码填入他们所主张的想观点后面。
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
①反对空谈主义,强调以法治国。(     
②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正义的战争。(     
③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④要求人们爱互利,提出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4)十九大报告提倡文化自信。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请你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较好解决了农牧民族之间的碰撞交融问题。中国古代高明的政治家们运用长城这道军事防卫线和经济、文化会聚线,巧妙地控制、调节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把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大缩短了边疆与内地的距离和农牧文化之间的差异。

——摘编自曹大为《长城:凝聚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


(1)图A中的人物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是 ______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 ______ (人物)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图B所示的都江堰;秦统一后,又派兵开凿 ______ (水利工程),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隋统一后,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该运河以图C中的① ______ (地名)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长城和明长城有何区别?分析长城的国家历史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协调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2023-04-13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
(2)依据材料一说出“商君”在经济方面的一点改革?此方面的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3)从材料一商君的改革中,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4)材料二的“都江堰”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在什么时期,哪位人物主持修建的?
2022-01-10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见下图。


——引自岳麟《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1)根据材料,指出图中所示的水利工程名称。
(2)有人说:“上图所示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的后花园,既古老又年轻。”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2-01-28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