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1816519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智慧。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礼德文化育人铸魂】

材料一:来自各诸侯国活跃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师、道家传人、法家骨干、阴阳家领袖,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了特殊的理想人格风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

——摘编自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医学瑰宝健康固本】

材料二: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体操。吴普长期坚持,“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技术革新文化繁荣】

材料三:两晋南北朝时期,著述之风日盛,著作的范围和数量远远超过前朝。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许多专著问世。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出现了很多书画大家。他们所以能在书法、绘画艺术的天地里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纸的大量生产和普遍应用。

——摘自路甬祥《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


(1)根据材料一说明各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写出儒家代表示范后世的一句良言。
(2)中医总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养生的理念和实践经验。请根据材料二,写出华佗为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而创编的体操名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东汉时期哪位湘籍科学家为“纸的大量生产和普遍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出现里很多书画大家”,其中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代表作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选修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二: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才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2)战国时期,“大兼并”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请说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点。
(3)根据“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才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说说商鞅变法带给你的启示。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4)根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021-03-03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材料二   该遗址距今约有7000年的历史,在该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他们还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

材料三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这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原始农业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农作物是由哪一原始先民种植的?种植粟的是哪一原始先民?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远古传说时代,教民耕作、种植五谷,被誉为“神农氏”的杰出人物是谁?
(4)材料四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现象?该现象的出现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022-11-06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把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览表填写完整(写出表格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                    
学派姓名历史地位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创始人春秋晚期后人整理成《论语》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
广收门徒;创办私学;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孟子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孟子》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反过捕,按令伐
老子创始人春秋晚期《道德经》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相互转化
代表人物战国时期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墨家

创始人

战国时期

            /
主张“兼爱”,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韩非代表人物战国末期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孙武兵家鼻祖春秋晚期《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①  ,②  ,③  ,④  ,⑤  
(2)结合历史背景,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3)哪一种学说对当时统治者最有用?请说明理由。
2020-02-06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