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1852486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止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1)结合材料一,说出北宋建立者宋太祖的名字。材料二的“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是指唐朝末年的什么现象?
(2)为了“制其钱谷”,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了分化地方知州的权力,他还设置了什么官职?
(3)材料三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什么政策?
【知识点】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制度改革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元·高明《琵琶记》

材料三:又规定州郡长官改由文人充任,长官之外设通判(副长官),使其相互牵制……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并把晚唐五代时权宜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权大权,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行政管理制度?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试举例说说,这一选官制度在唐朝时有何发展?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变革?材料中“又规定州郡长官改由文人充任”反映了该朝政治上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次变革对于国家统治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以上制度对当时的国家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
2022-03-31更新 | 1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古代中央王朝都十分注重对地方的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授节度使衔,以致失于外重,尾大不掉。宋代统治者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材料二:元朝政府在建立驿站时的同时,便在此驿站所在的万户内,签发一定数量的站户充当站役,为过往使臣提供膳食和车马等器用。由于西藏设立的驿站过多,加之西藏地方经济落后,使当地的不少站户不堪负重,于是元政府往往给予驿站一定的补贴,动辄给钞万锭。

材料三:康、雍、乾的民族政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准许各族自行处理族内事务。二是依照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进行统治。三是在保证清廷对各级地方政权直接控制的前提下,清政府所派遣的官员与各少数民族的首领基本平等。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唐朝中后期与宋朝管理地方的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元朝设置什么行政机构管理西藏?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在西藏加强统治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策略。
2023-06-15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行中书省,凡十,秩(官吏品级)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边疆),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明】宋濂《元史》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跳而……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   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

——《中学学科网》


(1)结合材料一,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这种问题,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行省”有哪些权力?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哪一措施?明太祖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察?
(4)阅读材料四,戴逸先生评价的是哪一机构?
(5)比较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君主权力的发展趋势。
2021-07-17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