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19110970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影响极为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讳:避讳)强大,赏不私(私:徇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说:通“悦”,高兴、满意),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同?请写出春秋时期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2)据材料二阐述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内容各一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

材料二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在成都附近的某水利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材料一中“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
(2)据材料一,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3)据材料二,请写该水利工程的名称,主持修建该工程的人是谁?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人类的智慧在该工程上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2-01-10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而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19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突显了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重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固,倾邻国而雄诸侯。

——《战国策・秦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有利于秦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材料二: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体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并分析此次变法的具体背景。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土地政策简表(部分)

时期相关政策内容概述
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______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② ______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保护富农,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国家或集体土地,缴纳一定税额,自负盈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①②处补充完整,并任选表格中一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分析其意义。
2022-05-25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材料一   商鞅铜方量和三面及底部铭文

十八年(公元前344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访问、议事)。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商鞅的官职)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代指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一样)嫌疑者,皆明壹(统一)之。

材料二

①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裤褶,女子衣夹领小袖。
②鲜卑人多数不会说汉语,不符中原习俗。
①孝文帝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服,朝廷百官改着汉族官吏朝服。
②孝文帝向百官宣布:“从今以后要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族语言,一律使用华语。”规定迁都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

——摘自白至德《大分裂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

材料三   《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王)肃初入国(北魏),不食羊肉及酪浆,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经数年后,肃与高祖(孝文帝)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在地势相对平坦和水源相对较充足的嘉峪关……边塞民族的狩猎被达官贵人宠爱,作为业余生活的娱乐活动延续下来,胡人在与汉人的相处中效仿汉人饮茶作诗,满怀文人情怀,两者共同促进了艺术文化之间的交流。

——摘自刘利《嘉峪关新城墓室壁画图像研究》


(1)上面两段铭文均刻于商鞅铜方量上,前后却相距有120多年。依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采用的标准。东汉思想家王充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结合所学,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依据材料二,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并说出这些措施的重要作用。
(3)依据材料三,你能获得什么信息?结合所学,说说材料三所反映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出现的社会现象,对后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024-01-30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