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9152001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一不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品读名言——沐浴智慧之光】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梳理线索——展现体育之力】

材料二: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唱响歌曲——体悟音乐之魂】

材料三:如图是部分歌曲节选。


   
【阅读报刊——感受劳动之美】

材料四:《人民日报》(1964年11月20日)报道:一九六二年年底,焦裕禄来到兰考县工作时,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三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但是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说:“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兰考!”

材料五:《人民日报》(1972年1月27日)报道: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就是带着这种要为国家承担压力的高度责任感,来到了大庆……对战友说:“……同志们,摆开战场,甩开钻机干吧!这一下子可要把石油落后帽子扔到太平洋去了!”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这位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梳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线索。
(3)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首歌曲加以说明。(示例除外)示例:《国民革命歌》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的历史,体现了北伐将士们英勇斗争的精神。
(4)根据材料四、材料五及所学知识,从两位人物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2023·新疆伊犁·三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从他的弟子集成《论语》一书,他的言行,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常识。自从汉武表彰儒术,他的思想,成为我国二千余年来学术思想之中心。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哲人,便在整个的人类历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陈致平《中国通史》

材料二   李冰设计的工程绝妙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2200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问题,外国工程界直到本世纪(指20世纪)30年代才总结出来呢!

——李源、向大济《历史建筑之谜》

材料三   中世纪欧洲印制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除了少数富有的人以外,没有人可以买得起书,文化信息的传播就会受到极大限制。中国的造纸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工程”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该工程的作用。
(3)材料三中“蔡侯”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能与“造纸术”相媲美的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贡献?
2024-03-24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对世界做出过重大贡献。在世界文明坐标中确立中国符号,融入中国元素,是增强民族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为政》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材料二   (唐太宗)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2)材料二内容涉及的是哪一选官制度?这一制度诞生于什么时期?

材料三 见下图



(3)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本图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两岸商业繁盛的景象,是北宋风俗画的杰出代表,请说出本作品的名称和作者。

材料四《天工开物》封面和插图



(4)材料四中提及的《天工开物》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请写出《天工开物》的作者。

材料五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请根据材料和自己的理解说说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2020-09-08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1)材料一是哪位历史人物的言论?据材料一,指出他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2)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材料三:某中学初一(10)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因为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处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学习委员:同学之间应该互助互爱,不能采取粗暴的做法。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3)材料三中蕴含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
(4)根据上述材料,任选一个观点,结合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2023-10-07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