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0 题号:19358502
【民主共和   丰碑巍然】

材料一   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部分)

时间

革命活动

189411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1903

出版《革命军》《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19058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7

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孙中山、黄兴领导镇南关起义,均遭失败。

19114

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却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摘编自统编本《中国历史使》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初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夭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系。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之中。在封建军阀专制统治下,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愈陷愈深。

——摘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及新学知识,简析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对辛亥革命成功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1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迅速掌控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1911年底,17省代表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定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2月,清帝宣告退位,清政府的统治遂告结束。由此,日本神户孙中山纪念馆馆长狭间直树认为,辛亥革命使过去地位为“零”的人获得了“相当高”的“政治地位”。

——摘编自章敦华《综述:外国学者讨论会上评说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你同意狭间直树关于辛亥革命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19-03-01更新 | 2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近现代史是遭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和走向民族复兴的奋斗史。阅读下列叙述中华民族复兴过程的材料:
材料一   【图片中的近代历史】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会议上讲话》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经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材料一的图片回答:图一事件是这场斗争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这场斗争的名称是什么? 列强的侵略,唤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在图二宣传什么主要进步思想?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华民族的民主革命进程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的开始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所说“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写出这场“新的革命” 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所取得的成就一例。
(4)依据以上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7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炮口下的震撼不仅是一种精神冲击,而且使西方人的意志借助于战争的胜利而成为近代中西之间的第一组条约。随后的100余年里,中国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千余。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所谓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榨取、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材料三:严格来说,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2)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面对危局,先进的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哪一救亡图存的探索?
(3)材料三中的“拳匪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指什么?
2024-02-21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