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武昌起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5971287
回顾近代中国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陈独秀认定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的两位“先生是谁?俄国十月革命后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哪位人物?
(3)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合作进行革命斗争,哪一事件使合作达到高潮?这次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为挽救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何时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班以“追寻共和足迹”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素材。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时空观念】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叶圣陶的日记


(1)这则日记最可能记于哪一年?与这则日记相关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万恶政府”指哪一政府?
【史料实证】
          
             ①大总统誓词                           ②武昌起义胸章                                      ③《民报》
(2)请将①②③三幅图片,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_.
(3)①“大总统誓词”中会宣告哪个新政权的成立?这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4)③“《民报》”是哪一组织的机关报?写出这一组织的性质。这一组织的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哪一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历史解释】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是个“飞跃”的理由有哪些?任意写出两点即可.
(6)你认为材料提及的三个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之处?任意写出两点即可。
【家国情怀】
(7)你从追求“民主共和”的革命党人身上体会到哪些精神?
2023-11-08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走进英雄的城市,感知革命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天,各兵营士兵不顾一切地基本按上一天发布的计划行动。革命力量雄厚的工程营首先发难,占领军械所。各军士兵纷起响应,两天内占领了武汉三镇,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湖北革命党人以他们的首创精神,揭开了____________的第一幕。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___________'处应填哪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思想领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在遭受大革命失败的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它使原来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燃起新的希望,重新增加了凝聚力,踏上新的征途,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八七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武汉会战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一例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战役。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研读,你能体会到怎样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2021-01-24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起义的胜利又迅速推动湖北和全国各地群众革命热情的高涨。……面临这如此广泛和猛烈的革命高潮,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他们不能也不敢领导农民把反封建的斗争进一步深入发展下去。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起义”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一,指出“起义”的领导力量。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革命高潮”发生的农历年份。据材料,概括“革命”失败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大众”主要包括哪些群体?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前后斗争状况的变化。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史两个不同革命时期的结果及其成因。
2023-09-04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