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清的科技与文化 > 北京城和明长城 > 明长城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9654062
历代长城都是将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河流围括在国土之中控制起来,发展成为屯田区。在山地地貌上,长城外侧尽量选择沟谷纵横的险峻高坡,以构成易守难攻的防敌屏障。材料旨在说明长城(     
A.蕴含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B.工程质量优异,但职能单一
C.成功抵御了游牧民族进攻D.促进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往来
2023·河南新乡·二模 查看更多[6]
【知识点】 明长城解读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如表材料,可以比较出大运河和长城的共同点是(     
大运河明长城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贸易场所
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
2023-07-14更新 | 2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朝建立以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朝修建明长城的目的是(     
A.重新修复破损的秦长城B.抵御北方风沙侵扰
C.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D.防范女真族入关南下
2021-07-15更新 | 42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7世纪,历史上有10余个朝代修筑过长城。明代(1368一1644年)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长城的朝代,有关长城的积极作用是(     
A.长城隔断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B.长城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
C.长城割裂了文化的传播,不利于民族融合
D.长城是统治阶级滥用民力的产物,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022-07-03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