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9741633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丝绸之路是东西文明交流的桥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如造纸术、冶铁技术、水力技术、金银器皿和工艺品等源源不断地传播到西域,中亚、阿拉伯和地中海欧洲区域。罗马帝国、阿拉伯大食帝国、印度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如天文学、历法、数学、医药、制糖技术、制玻璃技术等传入中国。

——摘编自李明伟《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刘玉才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四: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描述的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哪一局面?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局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探究题。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是原有社会向更发达更充满活力的社会转变,发生结构性或根本性社会变动的历史过程。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探究一】社会思想之变
(1)观察地图,概括这一幅地图中诸子百家活动区域的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探究二】社会形态之变

材料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次“大革命”怎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分析推动这次“大革命”完成的主要因素。
【探究三】社会经济之变
(3)在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相互作用”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人类社会发生转型的因素。
2022-08-14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局面。

材料二   老子怀念商朝和西周时代,面对领土较小的城邦方国和部落,天下共主可以维持绝对的优势。所以君主不需要采用过多的行动,颁布过多的政令,就能维持统治。因为各种事务简单,所以本身民众不容易多想。

材料三   他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他主张温故而知新,在教学实践中能采用因材施教等多种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1)材料一中的这一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老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
(3)材料三中的他指得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021-09-24更新 | 5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传统已被打破,文化知识流向民间;掌握学术文化知识的士人阶层又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最终形成“百家争鸣”的自由学术氛围。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后经孔子删定而流传于后世;《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历史修订的一部编年史,文字简洁、寄寓褒贬;《墨经》是墨子后学著作,记载了力学、光学、声学等方面的知识;《庄子·刻意》篇记载有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气功疗法。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在哪些领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3)综合上述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如何?
2024-02-21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