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欧洲 > 罗马天主教廷与大学的出现 > 西欧大学的出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198775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0世纪起,城市重新兴起,成为一定地区的经济与宗教中心。13 世纪,许多西欧城市通过和平或暴力的方式挣脱了领主与教会的束缚。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大学应运而生,而大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为近代大学提供了经验。

——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利。

——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2)根据材料二回答,琅城市民在取得城市自治权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式?

材料三   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大学应运而生。


(3)材料三中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权利方面?(任写两个方面)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世纪常往往被描绘为“星辰若隐若现的夜晚”、“血腥和恐怖的时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发现“真实的”中世纪。

材料一:“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封赐给他一块封土。”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1)材料一展现的是西欧哪一政治制度?该制度形成的纽带是什么?

材料二:


内有城堡、教堂,在城堡与教堂的附近散布着佃户的茅舍小屋。城堡是领主的居所,有庄园武装戒备护卫。教堂是宗教与社交活动场所。庄园内还建有仓库、磨坊、油坊、酒坊、锻造坊和面包坊等。


(2)材料二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在经济方面形成了什么制度?其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之特许状:英格兰国王谨向林肯城人民数意,并使彼等得知予已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与法律赐予彼等。任何人在林肯城的居留期达到一年零一日,而且已经照章纳税……我将准许他与过去那样,继续以市民身份居住在林肯城中。

——郭守田《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3)结合所学知识,城市获得自由或自治的手段有哪些?材料三中农奴获得市民身份的方式是什么?

材料四:12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中世纪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学生在完成文法、修辞、逻辑等七门基础课后学习法律、医学等专业课。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4)根据材料四,中世纪大学问世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之处,一点即可。

材料五:从457年利奥一世即位到565年查士丁尼去世这段时期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时代,并非因为此间的皇帝们保持了统治的连续性。这是一个异常兴盛的时期,重大事件和变革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社会和文化潜力都或多或少地爆发出来,结出硕果。

——(法)罗伯特·福西耶《剑桥插图中世纪史(350-950年)》


(5)材料五中“伟大的时代”是在哪一帝国统治时期?这一繁盛的帝国最终被哪一国所灭?
2022-11-06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力量。城市往往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国内的封建大贵族,从而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在从头开始,且处于政治上分裂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框架中,所以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1、12 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1)分析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两点即可)
(2)结合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3)材料三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大学自治地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020-10-22更新 | 6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14-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些现象不断冲击旧观念,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以后,由于欧洲大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先由学者们自发形成和组织的大学日益减少,而由国家或教会创建的大学迅速增加。其地域分布逐渐由意大利向西南欧、中欧和东欧其他地区扩展。它们在许多方面体现和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特征,一些新的人文主义学科,如希腊文、修辞学、文学等有关世俗文化的学科被正式纳入大学课程,打破了神学在大学中的垄断地位。

——摘编自刘静静《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变迁研究》

材料二:15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洲、亚洲;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观念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观……航路开辟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新航路开辟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整理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新航路开辟的示意图

材料三:1620—177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部分人口统计(单位:人)


1620年1680年1720年1750年1770年
白人22821445363973469343401688254
黑人20697168839236420459822

——李剑鸣《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中心的变化。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殖民掠夺之路和思想震撼之路,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史实简要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属北美殖民地人口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给英属北美殖民地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4-01-17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