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欧洲 > 罗马天主教廷与大学的出现 > 西欧大学的出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1485355
14-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些现象不断冲击旧观念,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以后,由于欧洲大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先由学者们自发形成和组织的大学日益减少,而由国家或教会创建的大学迅速增加。其地域分布逐渐由意大利向西南欧、中欧和东欧其他地区扩展。它们在许多方面体现和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特征,一些新的人文主义学科,如希腊文、修辞学、文学等有关世俗文化的学科被正式纳入大学课程,打破了神学在大学中的垄断地位。

——摘编自刘静静《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变迁研究》

材料二:15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洲、亚洲;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观念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观……航路开辟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新航路开辟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整理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新航路开辟的示意图

材料三:1620—177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部分人口统计(单位:人)


1620年1680年1720年1750年1770年
白人22821445363973469343401688254
黑人20697168839236420459822

——李剑鸣《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中心的变化。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殖民掠夺之路和思想震撼之路,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史实简要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属北美殖民地人口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给英属北美殖民地带来了哪些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世纪西欧逐渐产生新的文明,多元化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重要特征。

材料一   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封臣应对封君履行的义务则更多。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制定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一些城市中,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还建立了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

——摘编自侯建新《西欧城市的兴起》

材料三   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最早建于12世纪,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原有的教育机构不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所设专业都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在1100—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

——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勃兴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
2023-10-02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世纪的西欧一度被称为“黑暗时代”,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光明出现的时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庄园(manor),是中世纪欧洲基本经济单位,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贵族的采邑地可能是一个庄园,也可能是十几个、几十个。一个庄园也包括一个或几个村庄。庄园的耕地分两类,一类是贵族直领地(自营地),一类是农奴份地,在11世纪,采邑的多数居民是农奴,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未经领主许可不得离开采邑。

当时因城市毁坏、商业衰退,欧洲经济沦为自给自足的农业形态,经济关系也是以劳务交易、以物易物为主。

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也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单位,内有耕地、公地、教堂、领主土地与农奴住宅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特点。

材料二   欧洲城市的复兴是从十世纪开始的。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产生了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在交通要道、渡口、城堡、教堂等这些地方定居下来进行经营活动,这就是城市的雏形。这些脱离了农业生产的人们也逐渐形成了市民阶层,但城市的土地还是属于封建领主的,所以市民阶层为取得城市的独立与封建主进行的斗争贯穿了欧洲城市早期发展的历史。

在这个斗争的过程中,城市代表了更美好的生活,城市象征着文明、进步、自由。它以开放的姿态,吸引着不愿继续过庄园生活的人们,尤其是渴望自由的农奴们纷纷汇聚到城市中来,逐渐产生了一个习惯法:只要农奴逃到城市里居住超过101天,他就是自由的了,即使他的主人也不能再抓他回去。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怎样理解“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谚语。

材料三   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以后,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原有的僧院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从11世纪起,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学校根据城市生产、交换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开设文法和计算方面的课程,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城市学校的普遍兴起促进了城市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引起人们对古典艺术、古典哲学和研究罗马法的兴趣。这种新型学校不依靠教会,而是靠学生交纳学费维持学校的经费开支。校长和教师统由行会和市政当局共同聘任。这种新型学校在中世纪得到普遍的发展和扩大。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世纪大学对西欧中世纪历史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西欧的中世纪是“黑暗”的还是“光明”的?并说明理由。
2021-11-11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它的形成大约和生产力低下有关。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浅析日本与西欧庄园制产生的异同》

材料二   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一些商人、工匠,以及从庄园里逃亡出来的农奴,聚集在港湾、城堡、教堂以及交通要道周围,进行生产和交易,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的城市。……随着城市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材料三   经济的中心,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十字军东征沟通了东西方接触的渠道,扩大了西方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萎缩几百年的商品活动又活跃兴旺起来,尤其在交通要充主教驻地,自治城市蓬勃兴起,自治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贸易中心积敛了大量财富,复述的城市为创办大学提供了大笔经费,另外,还有不少富豪人家捐资兴办大学或资助贫寒子弟上大学。

——《浅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的第1句概括出西欧庄园的典型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西欧庄园瓦解的原因。
(2)据材料二,解释中世纪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指出早期资产阶级包括哪些人。
(3)据材料三,分析大学兴起的原因;联系材料二,指出城市形成和大学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3-10-24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