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9 题号:19914274
货币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缩影,货币体系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简表

时期概况
商周①以海贝作为主要货币
春秋②铜币逐渐成为主要货币
战国③各诸侯国自行铸币,货币的标准、形状、价值等多种多样
秦朝④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西汉⑤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唐朝⑥唐高祖“废五铢,行开元通宝”。以后历代货币以它为范式
两宋⑦出现纸币“交子”“会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结合所学,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二   



                                                       16—18世纪世界白银的生产、出口和接受示意图
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记载

1545年到1800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6万吨,约1/31/2的美洲白银,最终流向了中国。

——摘编自弗兰克著《白银资本》

18世纪中期,每年由外国商船运到欧洲的中国茶叶约2000万磅,价值近400万两白银。

——摘编自斯当东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2)依据材料二,写出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我国正处于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
2023七年级下·北京·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编写历史表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根据下列年表,回答问题。

1:王朝统治措施对比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政治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实行皇帝制、设三公。
地方推行①
颁布“推恩令”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统一铸造五铢钱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兴办太学
军事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
沿海地区
北击匈奴,②
北击匈奴

2

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废除井田制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1)请将表1中的①②③处内容补充完整。
(2)表2是由哪一位历史人物主持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次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依据表2,论证“适应时代的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
2024-01-14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京杭大运河(北京—杭州)变迁
春秋战国开凿邗沟、鸿沟,是京杭大运河中开凿最早的一段
隋朝将各段古运河加以疏浚、扩展,并相互沟通,形成以洛阳为中心,联系南北方的大运河
元朝会通河开通后,漕船往往有上千艘连接而行,年运粮量常达三、四百万石,沿河一起城镇码头兴起。通惠河竣工后,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在北京积水潭附近曾出现舶舫蔽水、盛况空前的繁荣景象
明清时间黄河改道,河运日益困难。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

汉武帝元狩五年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非三官钱不许使用。币面铸有五铢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五铢

唐高祖武德四年开铸开元通宝,开元非年号,意思是开辟新纪元,是吉祥语

材料三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京杭大运河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修建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高祖时期的铜钱与秦、汉时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货币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2023-05-21更新 | 10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参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由于牛耕和铁器的出现,春秋各国加强了对荒地的开垦。正因为春秋时荒地大量开垦,到战国时国与国之间紧密相连,出现了“邻邑相望”的繁荣局面……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商业发展,固定的贸易场所逐渐出现。由于商人的频繁往来和商业运输的发达,一批作为手工业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工商业城市勃然兴起。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和表现。(简明扼要,不得照抄)。

材料二

秦铜权

秦统一后,制定了全国统一性的度量衡标准,并以严苛的律法保障了统一度量衡的实施。此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秦的度量衡桧校制度、基本单位和相互比值的制度长期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再写出一项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其它措施。

材料三



五铢钱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盐铁官营,从盐铁专卖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又采取均输法和平准法。均输就是国家采购、国家经销;平准就是根据市场情形,设立专门的机构,平抑物价。还推出了“算缗”与“告缗”,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车船税,鼓励告发瞒报家产的行为。

——摘编自张吾愚《千秋功罪桑弘羊》


(3)依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简明扼要,不得照抄)。

材料四   魏晋时期,南方经济之所以有较大发展,原因很多,如南方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从而为高度发达的盛唐经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4)依据材料四、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024-02-24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