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经济与社会风貌 > 盛世经济的繁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00856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表中B和D处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这两个时期发展的共同趋势是怎样的?

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等


(2)材料二中,历代统治者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共同态度?

材料三:明中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如玉蜀黍(即玉米)、番薯(俗称地瓜),到清代普遍种植于全国各地,高产作物的推广,对于粮食增产有重大影响。清初荒地极多,随处可见,而到康熙末年,则大都被开垦耕种。因而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人口增长也随之加快,特别是地丁合一之后,人口数字急剧增加,乾隆十四年(1749)为1亿7000万,至嘉庆十七年(1812)增加到3亿6000万。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后期农业产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封建经济发展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在手工业方面,陶瓷器的生产水平很高;在商业方面,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大都市。

材料二:宋代经济极为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兴旺发达。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随着货币流通量的扩大,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产生了。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两个农业生产工具名称。
(2)材料二,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了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地方?
(3)在材料三中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
2022-10-06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

材料二   唐高宗时,吐蕃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唐朝还派酿酒、制碾硙、造纸墨的工匠到吐蕃传授技艺。……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品,吐蕃的马和形制优美奇异的金银器等物品不断地传到内地。

材料三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阿拉伯旅行家麦斯俄迭说:“广府城人烟稠密,仅仅统计伊斯兰教人、基督教人、犹太教人和火袄教人,就有20万。”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与吐蕃交往的特点。列举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史实一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朝的发展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021-07-19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初一年级某班在单元学习结束后,以隋唐时期为主题,举行了一次图片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隋的魅力】


【盛唐气象】



(1)请把A、B处补充完整。
(2)根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盛唐气象的具体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4)根据上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3-05-10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