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0128578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近代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来了,而中国却打败了,这便是中日甲午之战了。剩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个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此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的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呢!

——包天笑《刨影楼回忆录》

材料二: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长征唤醒了中国的千百万民众,给予了他们世代从未有过的向往和希望……从共产党人的宣传中……他们第一次知道了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工农红军所进行的征战可以改变世间的一切不公。……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走向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启程。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台湾被日本割占的条约。试列举两位在此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名字。
(2)如何理解作者“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的观点。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总结长征胜利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屈辱】

材料一: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1)材料一中“列强的炮声”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2)材料二描述了近代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马克思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它“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


(3)材料三中“它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是什么意思?

材料四: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4)材料四中清政府“割台湾、偿二百兆”是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

材料五:“最初要求清政府定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十二名官员死罪,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赐令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毓贤即行正法。在各省,从判处死刑直到仅仅加以谴责的官员共有119名。”

——《剑桥中国晚清史》


(5)材料五发生在哪一战争结束后?材料五反映了清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清政府在近代一系列的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3-06-24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列强的一步步侵略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出自哪一不条约?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体现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该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2)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条约中日本获得的新的侵略权益是什么?该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材料三出自哪一条约?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4)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启示?
2020-10-12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骧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


(2)写出材料二中该条约的名称。该条约哪一内容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的阶段。

材料三: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写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4)五四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2022-04-19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