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 题号:20204518
阅读下面所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中是什么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材料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高中历史·必修三》


(2)如果你生活在战国时期,你会接受诸子百家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理由何在?在思想大变革的战国时期,政治变革也纷纷上演,其中最有成效的是哪次变革?

材料三: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次运动的先驱是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各国政府在调整政策时都很重视。今天我们跟随九(2)班的同学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古代民生】

     图一 商鞅像   图二唐太宗像
(1)简要介绍上图中两个人物在民生方面采取的举措。
任务二【近代民生】

材料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2)材料体现了孙中山关于民生的哪些思想主张?
任务三【现代民生】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政策的调整。
任务四【总结规律】
(4)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请你以此为题,结合上述材料以及中国现今实行的民生政策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短文。
2020-07-05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汉兴,接秦之敝……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汉书·文帝纪》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纪》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概括出其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初时是什么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为改变这一景象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治国政策?并根据材料概括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措施?
(4)材料四反映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什么共同思想?
2021-11-19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联系,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才思喷涌,百家新说迭出,切磋争鸣,在世界文明史上蔚为奇观,不仅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也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表格1

政治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从表格1的变革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0多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表格2

秦军战绩
全胜58次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3次
失败4次

(1)材料一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有哪些?
(2)据材料二,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的来源。
(3)材料三中的表格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表格2,概括该事件的历史作用。
2023-02-13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