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夏朝的兴衰 > 王位世袭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20261257
先进的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政治制度的变化和改革进程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请阅读下列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制度发生什么变化导致“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

材料二   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中国历史》


(2)“商”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概括商、西周时国家外部形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徽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


(3)材料三中的西周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并根据所学知识归纳这种政治制度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1)材料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陈寿《三国志》


(2)材料二中秦始皇的“罢侯”“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成。

——张居正《杂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影响。

材料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注:品德高尚)与能(注:能力超强),讲信(注:诚信、信义)修睦(注:和睦、友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注:消失、隐没),天下为家,各亲(注:亲近、敬爱)其亲,各子(注:关爱、养育)其子,货力(注:钱财物力)为己,大人(注:天子、诸侯等贵族)世及(注:代承袭)以为礼(注:礼仪、规则)……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4)材料四中的“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分别反映了什么制度?
2021-03-11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轩辕于是修养道德,整顿军队,研究四季变化特点,种植谷物,安抚人民,丈量四方的土地……以与炎帝(人名)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而得其志。蚩尤(人名)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大意是:封立同族亲戚建立邦国,以各邦国来保卫周王室),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与“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炎黄部落打败蚩尤的战役是什么?
(3)材料二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哪一制度?我国古代社会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说明当时的首领继承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指出当时有哪些人可以受封为诸侯?
2023-09-22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材料三: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推选首领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即“家天下”)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制度由此产生了?
(3)材料三反映了周王朝的什么政治制度?
(4)西周进行了政治制度创新,导致了西周的强大,但最终仍与夏商一样,走向灭亡,这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023-11-24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