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20434310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行政体制】

材料一:这一制度是秦代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起源于春秋时,秦、楚、晋等国初在边地设县,为具有军事性质之组织,后逐渐在内地推行,变为地方政权组织。秦统一后,在全国普遍实行。后为历代封建王朝沿袭,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组织的重要部分。

——摘编自《中国历史大辞典·秦汉史》


【文字与度量衡】

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于统一六国之年便立即推行了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等一整套措施。度、量、衡制度的统一是适应经济发展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需要的必然趋势。

——摘编自俞伟超、高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历史功绩》


【交通体系】

材料三:秦朝建立后,得益于国家统一和雄厚的财政实力,形成了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的实行产生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字上的统一对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朝能够形成这一“交通体系”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为形成这一“交通体系”秦朝统治者进行的努力。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在很多地方迈出了第一步,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为了保证中央集权的统治顺利进行,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为了保证全国各地都能理解他的政策并统一执行他的政策,秦始皇命令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同一种文字。

——搞自《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图1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辖地对比

图2

材料三   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管辖简表

朝代新疆(西域)台湾西藏
西汉设西域都护
设北庭都元帅府设澎湖巡检司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平定噶尔丹、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平定准噶尔蒙古扰乱势力历代达赖、班禅经中央政府册封;设驻藏大臣等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经济上巩固统一的措施。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同一种文字”名称。
(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面临的问题。结合图2,概括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对西藏实施有效管辖的史实依据并概括我国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方式。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
2019-09-29更新 | 6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表。

图一

图二

秦新破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见下表。

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15郡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图一、图二分别是秦采取的什么统治措施。指出秦朝“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公元前195年”到“公元前106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数量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源自汉武帝实施的哪一重要举措?
(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的哪一项改革措施?这次改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上述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
2024-02-20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举两个)。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有何作用?
2022-01-29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