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2058004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某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在建设期间,工业发展的速度当然要低些,但是1953年工业总产值仍然比1952年增加了百分之33%1954年预计现代工业的总产值将等于1949年的4.2倍。

材料二: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199220022010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特征?导致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953年中央采取的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请指出这两次会议及其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篇】

材料一: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的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

——《中国曙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历史事件使“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谈谈你对民族“焕发新生”的理解。

【政权巩固篇】

材料二: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分量。通过这场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向国防现代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请你列举一位该场战争中的“英雄模范和功臣”的名字及英雄事迹。

【工业强国篇】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3)材料三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为此,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制定了什么计划?

【艰苦创业篇】

材料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下图人物:

   

(4)请你从上图中选一位人物,简要介绍他的事迹。
2023-08-22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新中国的农业发展】

材料一: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还分得大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普遍添置了新农具,改善和扩大了自己的经营。1949年到1952年的农业迅速发展,全国农业产值1952年比1949年增长了48.5%

农民分到了劳动生产工具

材料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部分)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在资源极度稀缺的背景下推动了农机化的发展。1959年,在以农机化为核心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下,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农机化运动的浪潮。

——摘编自方师乐、黄祖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阶段性演变与发展趋势》

材料三:《人民日报》曾刊登过一篇题为《象南海县那样把农村搞活变富》的社论,其中写道“只要象南海县那样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地的潜力,发挥集体和社员的积极性,每个地方都可以在现有水平上有较快的发展。南海县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状况可用一个‘活’字来概括。无论是社员、干部,务农还是务工,搞养殖还是搞种植,各条战线协同一致……无论是国营企业、集体经济还是社员家庭副业,到处充满生机……放开了农民的手脚,农村经济很快由死变活,生财之道越多,农民生活越富。”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政策”实施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说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判断,这一报道应该发生在什么时期?(写序号即可)并说明判断理由。
①20世纪50年代末,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②20世纪80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024-05-08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1861年汉口开埠通商,洋商洋货裹挟着欧风美雨扑面而来,现代西方工业文化的要素日益广泛地注入到城市文化体系之中,从而使武汉文化带有鲜明的现代气息和开放色彩。张之洞督鄂施行“湖北新政”,办工厂,练新军,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张之洞在武昌创设了两湖书院,开始在武汉营建近代教育体系。                                      

——中国新闻网《“抱冰堂”里看百年:张之洞“湖北新政”促成起义》


(1)材料中“张之洞督鄂施行‘湖北新政’”与哪一历史运动有关?请依据材料概括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的第一声枪响,武汉成为现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首义之地”“共和之都”“民主之城”。武汉引领中国民主革命潮流,历经五四运动的波澜、大革命的洪流、北伐战争的炮火,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中心。1927年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先后在武汉召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经受了血雨腥风的严峻考验和艰苦卓绝的斗争洗礼,走上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征程。

——武汉市政协网关于《历史之城暨“长江文明之心”概念规划》的汇报


(2)依据材料判断文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武汉引领中国民主革命潮流”,并说明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3)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与我国制定的哪一发展规划有关?该发展规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2020-06-21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