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20584156
总结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有着重大价值。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材料二   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吸收了秦王朝以“法”治国、二世而亡的教训,转而采用道家的“无为而治”的主张,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取得了社会政治趋于安定、经济复苏、文化教育有所恢复的较好局面。

——摘自刘新科主编《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材料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

……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______《论语·颜渊》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阅读材料二,此家学派的思想在国家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
(2)写出材料三中“儒家”的思想核心。儒家的创始人,不但是大思想家,还是大教育家,请你举两例他关于教育的观点?
(3)依据材料四概括我们如何对待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人物思想主张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

(1)刻写在图1文物上的文字被称为什么?由此推断,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2)图2书籍的编写体例是什么?图1文物上的文字证实《史记》中依据传说、文献记录和实地考察写出来的《殷本纪》基本可信,这说明《史记》的特点是什么?
(3)请将表中①②③处的人物名称补充完整。材料二所示的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被称为什么?
2024-02-19更新 | 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吴通福《国学导论》

材料二: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式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三:214年9月4日,纪念孔子诞辰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1)材料一中的孔子是春秋时期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请举出战国时期该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做简要评价。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2019-05-12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典籍代表内容简介
____时期《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较为集中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主张和教育原则等。
____时期《史记》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史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伤寒杂病论》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写成该书,该著作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
____时期《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还在实践中证明和丰富这些经验。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在研究前人地理学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撰写,记载了1252条河流的源头、河道、支流,介绍了这些河流流经地区的水文、气候、物产……风土人情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②③所处的历史时期。
(2)依据材料典籍内容简介,归纳中华典籍的特点。

材料二   

(3)上图为明朝的著名典籍及其内部插图,请结合所学知识,仿照材料一中的内容简介部分对这部典籍进行解说。
2024-05-11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