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2357220
思想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古今中外,思想的光辉照耀着历史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汉前期,以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治国主导方针,其主要内容,即顺民之情,与民休息,尽可能减少国家对社会的干预。汉武帝在位时期,随着统治方针从无为转向有为,黄老思想也失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儒家学说取而代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注意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繁荣的局面”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秦朝相比,西汉前期的治国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儒家学说取而代之”主要得益于汉武帝采取的哪一治国举措?
(3)据材料三,概括马克思主义与“占统治地位的理论”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成功由理想变成现实是哪一重大事件?综上所述,分析影响思想理论占时代主流趋势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几千年传承与发展,迄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材料一:他(孔子)有个毕生服膺(铭记在心)的道德律,便是所谓的“仁”……他认为仁是一切道德的实质,没有仁,一切道德都归于空虚。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二: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材料三:在此背景下,儒家学者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以期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这时的儒家学说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先秦儒学的内容,而是在吸收先秦儒、道、墨、名、法、阴阳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的再创造。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四: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创立,汉代吸收法、道两家思想加以完善,从而确立至尊地位,宋明时吸收佛、道两家思想,明清时进一步发展。……今天,我们坚持的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跨世大辩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指出其出现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三,归纳董仲舒提出的建议并说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目的。
(4)依据材料四,概括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021-03-09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三:(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图回答,写出图中文字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的哪家学说在秦朝时得到了重用?
(3)材料三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试列举他的教育主张(两例)。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其目的是什么?
2023-02-14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西周到战国,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产生了什么积极历史影响?

材料二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道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3)材料三反映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现象?据所学知识,指出此现象与材料一、二的内在联系。
2021-12-26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