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隋朝的兴亡 > 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0 题号:20636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摘编自《隋书》

材料二   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一一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这则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
(2)“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措施。
(3)材料三中,杜甫回忆那个令人难忘的往昔,有哪些令忘怀之处?
(4)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在治国安邦中的共同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   (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贵粮取给于道路焉。

材料三   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四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行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故有谚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反映了隋朝经济的富庶。其与哪位皇帝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隋朝经济繁荣的必要前提。(任答两点)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唐朝繁荣的经济文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请举出一例进行来证明。
(3)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相关,请列举两例新的生产工具。
(4)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任答两点)
(5)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在什么时候最终完成?简述出现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任答两点)
(6)唐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及经济非常繁荣,这对我们今天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2023-04-19更新 | 8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繁荣。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隋朝)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

   

——杜佑《通典食货典》

材料二   (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

——摘编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

——摘编自庄绰《鸡肋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时期国家粮仓的选址特点(靠近哪里或主要分布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并总结其措施有何成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原士民扶携南渡”的原因和影响。
(4)民族要复兴,农业必振兴。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任意两点即可)
2023-09-30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时期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喝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摘编自王建《凉州行》

材料四   在唐代的历史上,唐太宗打下基础,接着是武则天时代……武则天当权前后的五十年间,生产发展了,土地开发了,人口增加了,疆土开拓了,文化提高了,和许多外国也有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吴晗《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1)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 这位皇帝在位时期,采取了哪些治国举措?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材料二中所说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   这一制度是由哪一位皇帝正式创立的?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制度对国家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②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情况?为了加强对西域天山南北的管辖;唐朝先后设置了哪两个机构?
(3)武则天在位时期,采取了哪些积极的治国举措?   这些举措为唐朝哪一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综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国家的强盛和哪些因素有关?   
2024-03-27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