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 秦北筑长城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 题号:20902821
建筑艺术体现着人们的非凡智慧和高超技艺。

材料一


   
                      图1                 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
      
A金字塔                                                                 B古巴比伦城遗址                                               C释迦牟尼佛像

(1)请将以上建筑卡片与图1《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中的古代文明一一对应。
A:_____B:_____C:_____

材料二(胡夫) 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 占地面积52906 平方米的金塔,由大约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巨石重达2.5吨左右。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砌工之精确,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估计,这项浩大的工程以10万人为一大群,采取轮换制劳动,每一大群人劳动3个月,花费整整30年的时间才建造而成。

——摘编自周明博编著:《全球通史 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


(2)依据材料二, 概括胡夫金字塔的特点。

材料三罗马大竞技场,也称斗兽场,公元80年落成。罗马斗兽场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中央为表演区,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越穷的人坐得越高,全部是站席。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表演的地方,参加的奴隶角斗士要与一只野兽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奴隶与奴隶之间的搏斗,供人们娱乐。



                       罗马大竞技场
(3)说说材料三反映了罗马社会的哪些现象?

材料四《史记·蒙恬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以固疆域)。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4)依据材料四,概括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

材料五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 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 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


(5)依据材料五, 说说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遮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声……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


(1)推测文中的“他”指的是谁(写名字)?

材料二   看图说史


皇帝玉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2)根据所学分别说明材料二中丞相、御史大夫的职能。

材料三   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3)你知道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在哪里吗?

材料四   《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4)“秦,虽死犹存”,根据所学回答它给后世留下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019-12-28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1)请完成下列有关诸子百家学派相关内容的填写。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孔子


道家


朴素辩证法思想

墨家

墨子


法家


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2)根据图一,写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3)根据图二,请分别写出秦长城的起止点及秦的都城名称。
2019-10-24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不同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过秦论》贾谊

材料二:

匈奴“乐关市,嗜汉财物”,往往“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骡驴骆驼,衔尾入塞”。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范晔《后汉书·南匈传》王维《横吹曲辞·出塞》翦伯赞《題昭君墓》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尊重妇女的意识、夷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提取材料一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与匈奴交往的其中任两种方式,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024-02-01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