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2100899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三十六郡,平百越以后增至四十余郡,郡县制在全国推行。为进一步消除兵患,李斯向始皇帝进言:“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与此同时,为了巩固郡县制,秦朝一直推行移民政策,不断充实新设立的郡县人口,促进生产。秦始皇曾颁布“出其人”的政策,即迁移当地居民,由其他地区的人口移民此地。通过移民措施,政府推行郡县制的社会阻力大减。

——摘编自《罗马行省制与秦汉郡县制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   秦朝的国家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样,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的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群上的差异。

——摘编自《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构成要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三十六郡的时间。并归纳郡县制在秦朝得以不断巩固的政策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制实行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从国家治理与创新角度你能得出哪一结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分封制与县郡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县、郡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自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有学者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最能体现“选贤与能”的制度是什么?最能体现“天下为家”制度是什么?中国最早具备“小康”之世特征的朝代是哪一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封制实施的原则。
(3)根据材料三,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分析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朝的“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在中央和地方是怎样的体现的?这一“政治结构”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2020-12-16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昔秦皇帝……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意为“功绩很大”)。

——摘编自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皇帝”是指谁?指出“秦皇帝”实现“海内为一”的时间。并说明“秦皇帝”功绩很大的理由。

材料二   秦皇帝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选自《秦汉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措施,分别是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分别有何作用?
2023-10-06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材料二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翦伯赞


(1)根据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请依据材料二,谈谈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日:“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2)根据材料三,“上”是指哪一皇帝?材料反映了当时“上”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他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四   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 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材料四中的一系列措施使当时的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材料五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汉姓
拓跋
贺兰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4)材料五中的姓氏改变与哪次历史事件有关? 该历史事件通过改革颁布了哪些措施?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2022-02-17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