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121644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并说明秦始皇实行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采纳谁的建议推行什么政策解决这一问题的?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经济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共同影响。
(4)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举出其中两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政治制度?以上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2)材料二中封国出现“尾大不掉”的局势后来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2019-02-24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制度建设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体现着政治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3)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在中央主要是指什么制度?在此制度下,最高统治者是谁?
(4)你如何看待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2021-11-04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尝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高祖刘邦为了汉室江山永固,曾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诸侯王。随着时间推移,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景帝时采纳了晁错的建议,试图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结果引起了七国之乱,晁错被诛。到汉武帝时,王国问题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1)秦始皇建立秦朝,建立于哪一年?实现统一后,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都城设在哪里?
(2)根据材料一,秦朝在地方上实行哪一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在秦建立以前的周王朝,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3)汉武帝为巩固统治,在思想方面采纳谁的建议,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汉武帝采纳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
2023-10-19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