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1346915
请认真观察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如下图



(1)秦朝为了巩固统一,在中央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源于“百家争鸣”时的哪家思想?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如下图



(2)根据材料说出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两项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汉武帝的大一统
类别措施结果
政治施行推恩令、察举制、刺史制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
经济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等
思想
军事派★北击匈奴

(4)今天,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你认为当今我国的大一统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钱穆先生说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为了“中央方面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并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怎样使地方“紧密隶属于中央”的?

材料二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为实现思想文化的大一统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及凝聚的核心。秦汉的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华夷一统”的现实。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2024-02-22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探究一【文化传承】

材料一:子入太庙(太庙: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这里指周公的庙,周公是鲁国最先受封的君主),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zōu: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子的父亲做过鄹大夫,所以这里称为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见到周公庙里面的每一个事物,每一种礼器,他都虚心请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篇


(1)材料一中“周公是鲁国最先受封的君主”是与哪一政治制度有关?材料中“子”指谁,写出其治国主张。
探究二【制度创新】

材料二: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方面分析秦始皇的功绩并不因“秦帝国荡然无存”而“湮灭”的理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为增强“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探究三【文明的交流】

材料三: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

“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起点,并分析其作用。
2021-03-12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材料四 故宫导游说“故宫中有一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以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帝”指哪位皇帝?并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
(4)材料四中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5)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1-07-30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