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末农民大起义 > 陈胜吴广起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21379060

材料一:(五年)夏五月,兵皆罢归家。(汉高祖)诏曰:“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1)根据材料一回答,汉初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何作用?

材料二: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三: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又云:“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三国演义》

(2)材料二记载的农民大起义曾经建立过什么政权?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农民起义?

材料四: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西亚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_______。此后,德国历史学家又将这一道路的含义延伸到从中国通向遥远西方的道路。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四的横线处应为什么内容?这一道路开始于何地?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材料三   “及至始皇……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朝创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巩固北部边疆采取了哪些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021-11-18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朝末年,社会动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斯建议除《秦纪》、医药、卜筮之外,其它书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第二年(公元前212年),卢生、侯生等方士和一些复古的儒生,串通一气,议论朝政。秦始皇听后十分恼火,就把他们逮捕,皆坑杀于咸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株连。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秦朝残暴统治的表现。

材料三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被征发的民夫如果误了期,就要被杀头。……陈胜偷偷跟吴广商量:“这儿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怎么也赶不上限期了,难道我们就白白地去送死吗?”吴广说:“怎么行,自们开小差逃吧。”陈胜说:“开小差被抓回来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一样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强。老百胜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3)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写出他们起义的具体原因。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
2021-09-17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秦亡汉兴,可以为镜鉴。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他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摘自人教版七年级10课

材料三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和轨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轻则砍手足,重则全村连。

——秦朝民谣

材料四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指什么事件?“诸侯尽西来”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三导致秦末爆发了什么起义?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及所学请写出你对秦始皇的评价?
2021-11-19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