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2140475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央,秦始皇建立了一整套的中央政权机构。在地方上,秦朝建立的制度使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这种制度的实行,也为后来两千多年的地方行政确定了基本模式。

材料二   汉武帝采纳一位大臣的建议,允许诸侯王将土地再次分封给子弟,这样就把大的王国分为若干小侯国,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新钱币……他还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现了思想的统一。


(1)材料一中的“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军事事务的官职是什么?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一位大臣”指的是谁?材料中的“新钱币”指的是什么?材料中的“董仲舒的建议”是指把哪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3)两则材料中皇帝采取的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_______________制度。
(2)明朝为加强君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清朝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
(4)清朝前期,为反抗外来侵略和巩固国家统一,采取了哪些巩固措施?
2021-04-23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材料解析题

中国古代的制度构建和政策实行既反映了时代特色,又蕴含着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摘编自卜完群《春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材料三   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能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四   明太祖朱元璋全面改革官制简表

材料五   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西藏地区,清廷的统治者们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更像样的中央政府”中负责监察事务的官衔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郡县制度”的实行有何历史意义?
(2)列举材料二中汉武帝“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措施。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思想文化上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3)材料三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选官制度的创立有何历史意义?
(4)阅读材料四,指出材料四表中的“行省”最早出现于哪一封建王朝?写出表中A处指代的相关内容。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廷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而采取的措施一例。
2020-07-23更新 | 18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古代社会历经改革变法与制度建设,不断演进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在政治体制上,孝文帝进一步完善了官僚组织架构,实施了俸禄制和考课制,修订《魏律》,实行均田制、租调制和三长制。“三长”是政权的基层编制即邻长、里长和党长。改革还深入到了文化层面。鲜卑族的语言、姓氏、服饰风俗,是构成其构成民族特性的基本要件,而孝文帝决意抛弃之,转而采用汉语、汉姓、汉服和汉俗,等于“全盘汉化”。为便改革和谋求发展,孝文帝还把首都由代北迁至洛阳,这曾是魏晋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

——阎步克编著《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1)指出材料一从图1到图2的制度更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图2制度建设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这一提法的时代背景。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改革措施的主要特点,并简析上述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
2024-02-01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