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 秦开发南疆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21512263
七年级某班开展以“广西交通建设与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加。

材料一   秦始皇开凿____A____,桂林北部的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秦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一次大规模地把中原汉人迁往岭南的移民活动,这些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桂林等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A水利工程的名称。根据材料分析加强“中原和岭南”联系后的影响。(不能照抄原文)。

材料二   以下为广西博物馆新馆部分展品

①石榴石、玛瑙、紫水晶串珠

②羽纹铜凤灯

③十二面金珠

石榴石珠饰是输入的典型器物。在中国汉代及更早时期,印度、斯里兰卡是石榴石加工的一个重要地区。使用的是当时岭南西部独有的錾刻工艺。寄托了广西工匠对中华民族“天下大安宁”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中原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交相辉映和融合发展。2001年合浦县东汉墓出土,其焊接工艺可能起源于古希腊,流传的路线为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南海。

(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以上三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请从以上展品中选出一件能反映东西方往来的展品,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平陆运河始于南宁横州市,经钦州灵山县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江海连通的大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和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建成后将开辟广西及西南地区经西江第二个出海通道,从根本上改变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直航入海的现状,激活广西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开工建设一年多以来,“平陆战队”持续奋战,运河建设全面提速,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平陆运河速度”,一条世界级运河雏形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摘编自360百科、广西台新闻频道


(3)根据材料三写出建设平陆运河的意义。
(4)综合以上探究,归纳推动交通事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广州,作为中国古代商业贸易发达的港口城市,其商业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开辟了从南越(今广东、广西等地区)到中原的水陆通道,并有组织地向南越大量移民以开发南越,从而奠定了广州作为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的地位。两汉时期,广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巩固了其作为中国古代主要外贸港口的地位。

——摘编自高惠冰《略论秦汉时期广东的初步开发》

材料二   唐朝时期,广州已发展成第一大港口。每年有四千余艘船舶,八十多万人次在广州港进行贸易,交易商品繁多。两宋时期的对外贸易从广州、泉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各国商人以物在此与中国交市,络绎不绝。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独留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即“一口通商”。广州由此成为西方人进入中国的唯一途径……国内货物的出口、海外商品的输入都须经广州港中转……

——摘编自殷洁《一口通商体制下的广州口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广州成为主要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广州对外贸易繁荣的特点及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一口通商”反映清朝实行了怎样的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4-06-04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


请回答:
(1)“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秦朝时期我国疆域最南到了哪里?汉朝哪一机构的设置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2)明期中后明至清明前期,我国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的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判乱,请各举一例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应对的?
(3)清雍正皇帝时胡期(1722﹣1735年在位)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9世纪7O年代,率军收复了新疆地区(除伊犁荤之外) 的湖南人是谁?
(4)当前,我国边疆地区也面临主要来自日美等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根据材料及历史经验。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2017-09-14更新 | 3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犁牛耕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业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二牛抬杠是铁犁牛耕中大多数的形式,犁衡左右各一轭,各挽一牛,此即所谓“二牛抬杠”。有诸侯国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


   

材料二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水利工程,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它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


(1)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说说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有哪些好处。
(2)依据材料二,这项水利工程是哪个国家建造的?其名称是什么?从政治角度看它有何好处?
2023-12-13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