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1543381
在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下,国家能够较好地维持稳定和安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了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下表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法令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历史事件最大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述这位“新皇帝”“将广阔国土划分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名称,并概括该制度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简述表格反映出西汉前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统一大一统王朝所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被分封的诸侯有哪些义务?
(3)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变法?
(4)这次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0-12-21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王嘉政任用许多有才能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的一个布衣,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泰王因为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材料三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战国时期的形势和材料一、二分析秦王嬴政能实现大一统的原因。
(2)材料三中“第一次”大革命主要是指哪种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与评价相对应的秦始皇的活动史实。
史实评价
_________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_________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产生重要影响
_________有利于北方的稳定,也给人们增加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2023-11-26更新 | 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挖掉土地上的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游各地时遇到的麻烦。麻烦一:秦始皇的车队进入了以前韩国的地界,路边设有很多路障,而且秦始皇的车子太宽,难以通过。麻烦二:到了原楚国的地方,秦始皇一行进城后发现,语言文字都不通。麻烦三:秦始皇的一名亲近卫兵在咸阳做了一条长裙。到达原来的齐地后又让当地的裁缝做了一条同样尺寸的长裙。但当取货时,他发现做的竟然是“超短裙”,而且付的钱店主也不接受。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秦始皇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解决上述麻烦的?试分析秦始皇解决这些麻烦所采取措施的根本目的及作用。
2023-11-12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